相关文档推荐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分享到:
用手机看

初中科学名师讲堂实验报告 | 1948人阅读 | 添加日期 2016-03-01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 宋保家

我说课的题目是《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将从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设计三方面来说说关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六节《电能》中的一节学生实验课。它是在学习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电能和电功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一节实验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功率、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这几个概念的理解。同时,这更是一节能充分体现科学探究本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同时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此课教学目标定为: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 加深对电功率的理解,巩固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操作技能。

2. 提高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和选用实验器材的能力。

3. 通过总结、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让学生真正地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选择合理的实验原理,设计科学的实验方案,记录正确的实验现象,并能根据实验现象,通过交流与合作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根据不同的实验原理设计不同实验方案的能力;通过对比不同的实验方案学会分析判断不同实验方案的优劣。

2. 通过测量,体验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探究中领略科学现象的神奇,获得成功的喜悦,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初步认识人类生活离不开科学,而科学也真正地服务于社会。

3. 通过讨论和交流,体现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

二、教学方法

然而,多数初中物理老师上完实验课后都有这种感受:“实验课上闹哄哄,下课以后一场空。”最后出现学生喜欢实验课,但上完课以后却难以达成教学目标的局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这不仅与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有关,还与教材中传统的实验教学设计有直接的关系。我认为教材上的教学设计有以下三方面有待商榷:告知了实验原理,弱化了学生的甄别能力;呈现了实验步骤,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设好了记录表格,削弱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据我了解,我们有些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就是这样按部就班地指导学生按照教材上的实验设计完成实验教学的。老师们,这种实验教学,学生能动脑筋吗?学生的思维能得到培养吗?这种实验教学不但不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还完全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我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尝试,打破教材上原有教学设计,采用了“自探共研”的实验法来完成本节课的实验教学。

发表评论

还可以写 个字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